【定海夜XIAO】饥饿的我们,从荒岛出发~

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 定海桥 2018-12-03

【定海夜校】第一季 “围炉夜校” 招募学员啦!


这个图有哪里不对劲


定海夜校,由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发起,夜校促进委员会筹备推动,冀通过促成青年研究者(掉发学者)与一线行动者(捣蛋分子)之间的对话,在达成联合的同时、也打开公共性的可能,并力图让各行各业的青年人(社会人)在工作之余能够通过自我组织(吃吃喝喝)及互助教育(吵吵闹闹),进行自我创造(懒汉养成)与实践促进(捣蛋升级)。


本夜校不设教务处等无聊的制度单元,由参与夜校的互助社共治社员与报名学员一同自我组织,互助社的特邀观察员及广大亲朋好友也将协助学员链接各类本地资源并提供经验及建议。本夜校以定海桥互助社所在地址为基地,但不设固定地方,欢迎学员们一同开拓在社会上有助于自我教育的场所


今年八月互助社围炉热烤


第一季“围炉夜校”即将启动!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自由前来参与开校公开课👇(无需报名,带一份可分享的食物即可前来),听后有意向兴趣可以报名成为学员(见底部信息)~


~~~~~~~~~~~~~~~~~~~~~~~~~~~~

【定海夜校】第一季 “围炉夜校” 公开课

 远方与本地:在逃不掉和留不下之间 


时间:2018年12月5日周三晚7:15-9:30

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307号602室(原荒岛书店上海店)

发思人:张静儒、邢星

本期策划+主持协作:赵伊人

出品: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 | 夜校促进委员会


定海夜校开张的第一次公开课,将在位于五角场大学路的原荒岛书店上海店关门前最后一周的周三晚间举行。2008年,自组织的荒岛社会科学学术小组刚刚在天津成立,那时我刚去五角场上大学,当然并不知道也没有参与。研究生毕业后,我在工作之余一直参与定海桥互助社的自组织工作,并于2018年夏天发起了互助社的共治计划,同期结识了原荒岛书店上海店的店长大漠儿。我俩在书架蜿蜒的荒岛里一见如故,开展了一些联动,并谋划着更多可能。虽没有想到半年后书店将卒,却也回想起从刚进大学至今的十年间、无数次从大学路走过时见证其业态越来越高级的整个士绅化进程。

上海荒岛的最后一周,互助社的观察员和亲密友人徐明在这里正举办着“消失的街道/遗忘的街区”展览,而筹备许久的定海夜校也会从这个即将消失的场所出发,从现实的困局中打开自身,用身体的在场和记忆的镌刻努力抵抗遗忘。

张静儒是我的老友,本科一同在还不存在上海荒岛的五角场学习了四年,那时我们就一同组织了一个地下学会,定期读书和讨论。同伴中有一位好友苦于现实的复杂而背包远行一年,对我俩都有深远的影响,张静儒后来一直以远行的背包客及其目的地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田野。这次他将分享他近年博士田野中几个远行大理的青年人故事:从“逃离北上广”到幻灭于浪漫“远方”,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社会结构性的问题让远方与本地的命运殊途同归?

邢星是张静儒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成为城市规划师。三年全勤投入规划工作之余也经常来定海桥玩,最近经常带领包括我在内的社友们一起去各种桥上玩闹,甚至成立了“搭桥机动队”游击剧场小组,开始进行街头剧场实验——城市规划师与街头行动者两种身份的共存能让我们看到在本地如何的自我创造之可能?

逃走也许只是原地打转,而留下也可能不再是坐以待毙。欢迎大家来到即将消逝的荒岛,与发起夜校的同仁们在传承中共同启动一个虽然绝望但仍需行动的未来。(赵伊人)


张静儒,1990年生于一座川南小城,现在新西兰某不知名大学攻读博士。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流动性视角下的新兴生活方式,比如说走就走的背包旅行,再比如逃离北上去大理丽江开客栈。曾长期混迹于稻城亚丁和大理。目前是一个见到旅游学者说自己是人类学者,见到人类学者说自己是社会学者,见到社会学者说自己是旅游学者的投机分子。


邢星,上桥成瘾的未注册城市规划师。黄浦江上桥小分队\搭桥机动队发起人之一,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成员。


赵伊人,未执业心理教师、执业钢琴教师,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召集人。一个不务正业、关心公共议题的艺术策划人和教育工作者。


~~~~~~~~~~~~~~~~~~~~~~~~~~~~

本公开课无需报名,每人带一份食物即可前来!听后有意成为夜校学员的朋友可以在12月16日之前:

发送你觉得有用的报名信息至 dinghaiqiao(AT)yeah.net

【对,没有格式,自我定义】

夜校促进委员会将会查看并联络你~



*特别感谢夜校促进委员会成员小组:搭桥机动队、换衣间、自助食堂促进会、地方-行动研习会、互助漫游会、懒汉放映、社会人恳谈会、下班自由舞会等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的若干工作组!


文案+摄影/赵伊人



定海桥互助社成立于2015年夏天。它是一个聚集的场所,地处新老工人混居的历史性社区定海桥;也是一个共治的社团,社员及邻里友人在业余以社区/社群互助的原则共同工作,在针对历史和现实议题的在地行动中自我教育、互助解放;也是一个延展的艺术小组,通过发展聚集的艺术并通过集体实践将劳动赋予创造性、来探求新的社会/艺术/知识想象力持续生成的工作方法和行动路径。


互助社以工作组的方式促进个人创造性劳动的可能,不定期地自主发起圆桌、漫游、出版、地方特色的晚餐、游击剧场、艺术/知识驻地、书影研习、自由舞会、城际交流、展览等各种不断被重新定义的实践形态。

文章已于2018-12-04修改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